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安全知识科普

安全急救常识

上传日期: 2023年11月06日 来源:

一、急救常识之溺水抢救

   溺水是由于大量的水灌入肺内,或冷水刺激引起喉痉挛,造成窒息或缺氧,若抢救不及时,4-6分钟内即可死亡,因此,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现场急救,切不可急于送医院而失去宝贵的抢救时机。

      发现溺水者后应尽快将其救出水面,但施救者如不懂得水中施救和不了解现场水情,不可轻易下水,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,如绳、竿、救生圈等救人。

     将溺水者平放在地面,迅速撬开其口腔,清除其口腔和鼻腔异物,如淤泥、杂草等,使其呼吸道保持通畅。

     倒出腹腔内吸入物,但要注意不可一味倒水而延误抢救时间。倒水方法:将溺水者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,头部朝下,按压其背部迫使呼吸道和胃里的吸入物排出。

     当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极为微弱时,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,必要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法。


专家提示

    因呼吸、心跳在短期恢复后还有可能再次停止,所以千万不能放弃人工呼吸,应一直坚持到专业救护人员到来。

    未成年不宜下水救人,可采取报警求助的方式。

    意识丧失者,应置于侧卧位,并注意为溺水者保暖。

    进行现场抢救的同时,尽快拨打120抢救电话

二、急救常识之触电抢救

      触电也称电击,是指超过一定电流或电能量通过人体引起的机体损伤、功能障碍,太多发生于安全用电知识不足及违反操作规程,如违章布线、自行检修带电线路等;电源线年久失修,电器漏电或外壳接地不良等原因,尤其在高温高湿场所或雨季,衣裤受潮使用皮肤电阻减压,更易导致触电。

应急要点

     发现有人触电后,应立即关闭开关、切断电源。若无法及时断开电源,可用于木棒、皮带、橡胶制品等绝缘物品挑开触电者身上的带电物品。

     立即拨打报警,急救电话。

    解开妨碍触电者呼吸的紧身衣服,检查触电者口腔,清理口腔粘液,如有假牙,则应取下。

    立即就地抢救。如呼吸停止,应采用人工呼吸法抢救,如心脏停止跳动,应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法抢救。

    如有电烧伤的伤口,包扎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
专家提示

     专业从业人员应在带电作业前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。

     使用电器设备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,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,不能私拉乱接电线。

     如在户外发现落地或浸入水中的电线,无论其带电与否,都应视为带电。应远离,不要用手去捡拾,并立即告知供电部门(拨打95558)。

     千万不能用湿物品去接触带电者身上的带电物品以及电源开关、插口,不能用手去拿电线或接触没有脱离电源的人。

三、应急知识之杜绝危险化学品事故

     危险化学品是指:天然气、液化气、管道湿气、香蕉水等油漆稀释剂、汽油、苯、甲苯、甲醇、氯乙烯、液氯(氯气)、液氯(氯、氯气)、二氧化硫、一氧化碳、氟化氢、过氧化物、氰化物、黄磷、三氯化磷、强酸、强碱、农药杀虫剂等。

应急要点

呼吸防护:在确认发生毒气泄漏或危险化学品事故后,应马上用手帕、餐巾纸、衣物等随手可及的物品捂住口鼻。手头如有水或饮料,最好把手帕、衣物等浸湿。最好能及时戴上防毒面具、防毒口罩。

撤离:判断毒源与风向,沿上凤或侧上凤路线,朝着远离毒源的方向迅速撤离现场。

洗消:到达安全地点后,要及时脱去被污染的衣服,用流动的水冲洗身体,特别是曾经裸露的部分。

救治:迅速拨打“120”,将中毒人员及早送医院救治。中毒人员在等待救援时应保持平静,避免剧烈运动,以免加重心肺负担致使病情恶化。

专家提示

皮肤防护:尽可能戴上手套,穿上雨衣、雨鞋等,或用床单、衣物遮住裸露的皮肤。如已备有防化服等防护装备,要及时穿戴。

眼睛防护:尽可能戴上各种防毒眼镜、防护镜或游泳用的护目镜等。

食品检测:污染区及周边地区的食品和水源不可随便动用,须经检测无害后可食用;。

 

四、避免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事故

      酒店、影剧院、超市、体育馆、大型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,常因人员慌乱、拥挤而阻塞通道,发生互相踩踏的惨剧,或由于逃生方法不当,造成人员伤亡。

     应急要点

发现初起火灾,应及时报警并利用楼内的消防器材及时扑灭。

要保持头脑清醒,千万不要惊慌失措、盲目乱跑。

火势蔓延时,应用湿毛巾或湿衣服遮掩口鼻,放低身体姿势,浅呼吸、快速、有序地向安全出口撤离。尽量避免大声呼喊,防止有毒烟雾吸入呼吸道。

离开房间后,应关紧房门,将火焰和浓烟控制在一定的空间内。

利用建筑物阳台、避难层、室内布置和缓降器、救生袋、应急逃生绳等逃生,也可将被单、台布结成牢固的绳索,系牢在窗栏上,顺绳滑至安全楼层。

逃生无路时,应靠近窗户或阳台,关紧迎火门窗,向外呼救。

专家提示

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出口都有应急标志,平时应加留心。

千万不能乘电梯逃生。

不要轻易跳楼,除非火灾无法危及生命。

下榻宾馆、酒店后,应特别留心服务方提供的火灾逃生通道图,或自行了解安全出口方位。逃生时千万不要拥挤。


联系电话:
邮箱地址:

地址: 天府新区视高经济开发区花海大道大学路1号(导航地址)
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.